鹹花生本來是開在師大附近的咖啡館,算是那邊很老字號的人文咖啡館。
不華麗也不譁眾取寵,就這樣默默容納許多文青或自以為文青的人來這裡。
喝咖啡吃東西喝啤酒吃東西,聊天或拿台電腦打東西...
但由於師大那邊房租越來越高...鹹花生雖然在外圍,但依舊擋不住高漲房價..於是只有黯然離開...
(如今的師大巷弄一點都無法包容這類奠定老師大形象的店了,只能成為五分普分支)
然後,有天發現,鹹花生竟然在迪化街重新生根!倒是換了個形式重新發展。
這天來附近買東西,順便就來看看。
店在迪化街算是後段些的地方,
地址上寫著「一進」,這是因為鹹花生所搬到的該當是傳統的合院建築。
沒有仔細在外面品頭論足,所有點不知道是二進的日形或三進的目。
這樣的模式該是以前大戶人家的屋舍吧?
前幾個月經過這裡還是一間感覺許久未妥善保養的老屋。
但這次就不同了。
一進是最外面,面對街區的一面。通過此處才到主屋...不過鹹花生就位最外面在一進(二進則是另一間孔雀歐亞餐酒)
然後, 鹹花生也從之前的咖啡館轉型成西點麵包鋪!!!店內提供簡單飲料簡單早午餐與一些麵包。
旁邊則是有機水果店與現在很時興的生活雜物店。
雖說形式改變,但透過不同的想法,在維持老屋的特色下開發出新力量,在意義上個人是挺喜歡的。
店內點的東西選項不太多
畢竟都說是西點麵包鋪了...主要是希望買了麵包就走?
不過麵包種類也不是太多就是了...
阿里山咖啡豆..半磅要850!!
好貴喔!!!本土咖啡豆都不便宜...也因為如此,其實到現在為止我好像還沒喝過本土的咖啡豆。
設計是很有趣的,一個隨便的東西感覺隨便擺著有時就讓人覺得很特別。
這是一個很舊的普通機械鬧鐘機芯而已...這樣擺著也感覺很有韻味。
黑糖蜜芝麻豆漿(NT 160)
平常不會喝這種東西,可這天覺得選這個很適合環境氣氛....等很久才來,
看來普普通通,但意外的濃厚香甜。
原味肉桂捲早午餐(NT 280)
這是這天點更久的東西!!久到我都以為是店員忘掉,
明明肉桂捲就在櫃檯上,但完全沒看到店員要拿出來再烤過或怎樣!!!
正要起身離開,才有另一位店員後面孔雀那邊端了進來....噗...對啦
這是一個完整的餐點,所以不是只有拿出肉桂捲而已。
早午餐的飲料,
冰的鐵觀音,就冰的茶
我不懂茶的好壞,對我來說順喉不澀就已經不錯了,能有清香回甘自然更佳。
肉桂捲裡面已經有肉桂了,又另外再淋上加了肉桂的醬汁...
嗯...我私心覺得多了一些!味道太厚實了些!其實不錯,但就超過我想要的恰到好處。
而且..心中覺得肉桂捲因為體積關係,有時不好切用手拿也不錯...
淋上糖霜等稍微凝固,除了吃來多些口感,也方便拿。
但這個糖漿有濕濕黏黏...用手拿可要小心!而吃的時候也要小心沾到臉。
我喜歡這刀子的設計,有種古樸的狂野,非常的不掩飾。
但如果能稍微利一點能夠真的切肉桂捲就好了.......
結賬的時候店員很不好意思地說這天人手有點不足,所以真的有些招呼不周。
確實,這樣一間店裡只有一位店員撐著,看他裡外跑...如果有心人士這時逃跑他也不知道吧。
或許背後有什麼因由,那也就先不算了。
改變風格後的鹹花生與早前在師大時已經完全不同了...是好是壞我不知道,但我想老闆心中大約有著心的想法吧,也很希望他們能夠重新建立起他們所計劃的。
要說的是,大稻埕、迪化街是臺北城區最早期開發的熱鬧地點之一,
不過近年來真的是有些落寞...
慶幸的是這裡的老建物大多有保存下來,沒有按照臺北慣例怪手失控或無名火..
獨特混著裝飾風格的閩式建築讓這裡充滿一種暖洋洋的古典感,如果仔細看有些個老屋牆面的雕刻裝飾是真的有用功夫的,
不像許多假老街.....
最近一兩年這裡陸續進駐了一些新的力量,例如福來許、民藝埕、探索者咖啡,或是這天來的鹹花生,還有許多手作、日雜小店...
傳統那些經營許久的南北雜貨中藥批發都還在,但其中暗藏著更多風格不同的店家
帶給這邊全新的生命,轉化成為不是只有...年紀到了一定程度(買中藥南北貨),或是缺對象到一定程度(拜月老)的人才會來的老街區。
我喜歡這種感覺,古老不代表破爛,傳統與現代也不是不能並存,一切都取決於有沒有這種願意接受歷史、尊敬過往的心。
店名:鹹花生西點麵包鋪
地址: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97號一進
電話:(02)2557-8679